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员先锋
party member
党员先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先锋 > 正文
李寒:在扶贫一线锤炼党性
发布时间:2018-01-02 阅读次数: 编辑:付兆佳

他,牢记党员身份,扎根农村,真扶贫、扶真贫,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他,让党性在基层得到进一步锤炼,让党徽在扶贫第一线闪闪发光。李寒,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担任学校驻黄梅县苦竹乡油铺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做扶贫攻坚的“扛旗员”

李寒既是单位党支部书记,又是业务骨干。精准扶贫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勇敢地扛起了大旗,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去。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油铺街村地处黄梅县北部山区,农业农村经济脆弱。全村人口1147人,有贫困户63户164人,致贫原因多样。2017年3月3日,李寒主持召开油铺街村整村脱贫出列推进大会,重点贫困户及帮扶人、帮扶单位全部到场对接,所有的贫困户都有周密的安排。村里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需要用工时,都优先满足贫困户。“只要愿意做,都会有工作”,以此树立贫困户信心,不等不靠,积极进取。年底,精准施策取得硕果,19户46人成功脱贫,整村实现脱贫出列。

李寒的真情帮扶获得广泛肯定,今年8月他应邀在黄梅县扶贫攻坚大会上做典型经验发言。10月29日,苦竹乡党委书记许俊军代表地方政府向华中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赠送锦旗,油铺街村两委负责人柳志安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寒颁发“油铺街村产业发展顾问”聘书,以感谢工作队过去一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并恳请他继续发挥个人优势指导油铺街村产业发展工作。

做村党支部的“指挥员”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油铺街村有51名党员,大多是老年党员,党员干部暮气沉沉,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李寒驻村后要克服的另一个难题。

入村后的第二天,李寒就和柳顺桃、柳妹牛、杨水松、程吾雄等老党员、老干部进行交谈。李寒的问题准确而直接。“油铺街村土地平坦且肥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什么落得如此贫穷?”柳妹牛、柳顺桃两位老干部说:“油铺村好山好水好风光,油铺街曾经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是村两委失去了民心,带动不力。上一届工作队驻村帮扶,大有改观,但是,村两委的带头作用,还远远不够。”通过进村入户,李寒摸透了村情,吃透了民意,也找准了问题。

针对现状和问题,李寒制定了实施建强党组织,激发内生动力的对策。首先完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基础设施,发挥党建主阵地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务实有效,并亲自讲党课,为油铺村描绘美好发展蓝图,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议事、学习、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化解了村级矛盾,取得了群众信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集中学习十多场,外出考察学习本县洪楼村、养马村等先进村庄典型,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把思想的动力转化为干事的活力。

通过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实施,保守落后的油铺街村也如一池春水般活了起来。村两委干部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提高了,党员对村两委的支持力提高了,不仅让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足了,还提升了油铺街村党支部活力和影响力。

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李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一年来走访村民500多人次,接待群众来访300余人次。2017年8月,酷热难当,得知柳金国、陈三羊家因患癌症成为新增贫困户,李寒忧心忡忡,多次带领工作队员及村干部上门慰问,帮助他们整理病历、凭证等材料,及时申请大病救助、困难补助等帮扶措施。因残致贫的柯志文家、因学致贫的孙春娥家及李四清家、因病致贫的程超,都是他重点帮扶的对象。

25岁的程超因患尿毒症于2015年换肾花费60多万元,家庭因此致贫。目前程超身体虽已康复,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每月还需支出医药费几千元。将来的生活怎么办?程超一度陷入迷茫中。李寒多次上门走访,安排其父母进入本村龙头企业务工,又帮他明确了发展方向——做“村淘”服务站的“掌柜”。程超依托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经过培训,成为一名“村淘”合伙人,开起了农村电商,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程超的电商业务前景可期。

做村民致富的“辅导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李寒用脚丈量扶贫,走遍了油铺街村每一寸土地,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发挥个人专业优势,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了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精准的帮扶计划。

2017年春节,得知本村在北京成功创业的“大老板”李柳军回家过年,李寒从家里匆匆赶到油铺街村,带着李柳军走遍全村,为他描绘发展蓝图和发展思路及步骤,并说出三个值得投资的理由:一是油铺街村好山好水好风光,自然禀赋优异,适合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二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三是华中农业大学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成熟的思路和真诚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李柳军。很快,李柳军联合合伙人成立湖北青山绿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对油铺街村实行整村生态开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目前,一期建设项目初见成效。今夏百亩荷花迎风绽放,满园莲蓬清香袭人,油铺街村首度出现游客的身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就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2017年上半年,单是青山绿水公司,每天劳务用工20余人,累计帮助村民增收3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蒋劲松说:“年底前争取再流转土地1300亩,投资4000万建设生态果园、五彩花园、健康中药园、绿色蔬菜园。”以企带村,产业帮扶,脱贫致富的“油铺梦”正在慢慢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