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21日,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近40名教师党支部书记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实地体验研学,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力量、学习历史经验、校准前进方向。
学校党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冯永平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以解析“诗人部长”贺敬之名篇《回延安》开题,生动分享了此前3次奔赴延安学习、阔别十年再回延安的感悟,勉励学员们强化理论武装,在常学常新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强化履职能力,在常修常炼中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强化纪律意识,在常守常严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延安市委党校李海际教授作题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辅导报告,深刻阐释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意义。他号召大家深入学习延安精神,传承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蒋勇表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高校教师党支部就是要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党和人民把好政治关。”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边聆听讲解,一边参观陈列的革命文物、照片和雕塑等,回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壮丽画卷、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光辉历程、延安精神的历史功绩。在王家坪、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学员们深切瞻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生活过的故居、党的七大会址礼堂等,深刻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延安精神。大家在诞生了《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伟大著作的窑洞里驻足,用心感悟创新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的思想伟力。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大家体会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惊讶于在如此艰难困苦的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学员们被“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场景所震撼。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教工党支部书记陈振夏感慨到,“建设抗大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党培养抗日干部的。我们做科研也应该思考,如何坚持‘四个面向’、做到‘四个面向’。”
学员们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通讯员 唐永木 摄)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延河之滨的宝塔山上,全体学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在毛主席当年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台前,大家瞻仰着张思德同志的雕像,齐声诵读《为人民服务》。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蒋美琴表示,“清晰而坚定的共同目标是组织或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是因为拥有这么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取得这样的丰功伟绩。”
学员们在梁家河村史馆学习(通讯员 唐永木 摄)
学习培训的最后一站,学员们专程来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插队生活工作过七年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实地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知情井和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供销社等旧址,学习感悟习近平当年融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带领群众搞建设的感人事迹,学习领会他一心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品质。体育部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朱斌动情地说,“此次延安之行,每到一处都会触动我的灵魂,也让我对‘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有了新的感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宝塔山的坚守,梁家河的传承,教育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育人‘大先生’。”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以“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党建工作交流研讨。大家结合延安见闻和工作实际,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进行分组讨论,对优化支部设置、建强支委班子、加强支部制度建设、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做好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等分享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理学院物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建军谈到,要把延安精神融入支部建设,“一是要信念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方法得当,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三是依靠团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遗传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易斌说,“做好教师党支部工作,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抓好调研、谋划、分工、落实、宣传等环节,提高党员的获得感、归属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党支部书记黄飞若认为,“党建工作是凝聚人心的工作,要注重思想建设、情感建设,用服务促团结,用团结促发展。”